教学教研

教学教研

首页>>教学教研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点击量: 发表时间:2020/3/6 3:07:07 发表人:教务处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建筑工程施工640301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基本学制

3

四、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面向建筑施工企业,培养从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材料检测等工作,初步具有施工员与安全员、材料员等施工现场职业岗位群专业技能和关键技术工种操作技能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五、职业范围

序号

对应职业(岗位)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专业(技能)方向

 

1

施工员、安全员、制图员、工程测量员、测量放线工、钢筋工、砌筑工等

施工员、安全员、制图员、工程测量员等证书

 

施工工艺与安全管理

2

材料员、材料试验员等

材料员、材料试验员等

材料检测

说明:可根据区域实际情况和专业(技能)方向取得12个证书。

引进第三方评价组织的职业技能标准,融入证书培训内容,实现“课证融通”。鼓励学生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积极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

六、人才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职业道德和产业文化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

(一)职业素养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觉遵守行业法规、规范和企业规章制度。

2.具有安全至上的意识,能坚持安全生产,配合落实安全生产的岗位职责。

3.具有保护环境、珍惜资源、厉行节能的意识,能在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现场自觉执行文明绿色施工的岗位职责。

4.具有质量第一的意识,以及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能严格遵守行业的施工工艺操作规程。

5.具有终生学习的理念,关心行业发展,能及时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初步具有自我学习、自我发展和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6.具有与时俱进、勇于开拓创新的意识,初步具有立业创业的能力。

(二)专业知识和技能

1应用计算机辅助技术进行文档处理,会应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收集和处理工程信息资料,能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常见问题。

2.能运用常用建筑构造、结构构造和装饰构造知识,依据相关制图标准熟练识读多层民用建筑的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和标准图集。能应用建筑CAD绘图软件绘制施工图,会整理或输出绘图文件。

3.会应用常用建筑与装饰材料及其制品的种类、规格、性能和质量标准等知识,履行建筑材料进场验收和保管职责。

4.会应用土方工程、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装饰工程施工工艺操作方法质量标准、施工机具使用要求,协助编制施工方案协助管理现场施工操作协助控制验收分部分项工程施工质量;能识别施工质量缺陷和危险源,初步具有实施安全技术措施、防范施工现场安全事故和救援处置能力。

5能独立操作建筑测量仪器进行高程测定引测、建筑物轴线定位、标高测设与控制初步具备建筑(构筑)物变形观测地下管线及周边建筑的监测与保护能力。

6.会计算建筑工程主要分部分项工程工程量工程直接费用和建筑工程施工费用初步具有运用预算定额计价软件(广联达)计算工程费用的能力

7.会协助编写施工日志、施工记录等相关施工资料,能参与汇总、整理和归档、移交施工阶段的相关资料,能协助编制建筑工程竣工图。

专业(技能)方向1:施工工艺与安全管理

1会手工或应用计算机辅助技术操作钢筋混凝土常用构件的钢筋翻样;会操作钢筋混凝土构件常用加工与绑扎;初步具备协助现场检查与验收钢筋工程的能力。

2独立砌筑常用砌体操作一般抹灰,具备执行施工安全技术交底的能力。

3.初步具备协助现场组织混凝土施工、执行混凝土施工安全技术交底的能力。

4.能参与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能提出预防性安全技术措施能协助组织实施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能参与实施现场安全检查和环境监督管理

5.能判断劳防用品符合性能识别施工现场危险源,并处置违章作业和安全隐患能参与安全事故的救援处理一般安全事故调查

6能独立完成施工现场各类安全记录协助编制、收集汇总整理、移交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相关资料。

专业(技能)方向2:材料检测

1.能按照常用材料进场验收的程序、内容和方法执行进场验收,会判断进场材料的符合性,会现场保管常用建筑材料及其制品。

2.会核查计量器具的符合性,会检测常用建筑材料及节能材料的技术性能,能执行见证取样复验项目的取样和送检,会判别常用材料的质量。

3.能依据检测技术标准和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协助制订主体结构检测方案;能独立使用常用现场检测设备对规范强制性条文规定执行现场检测;能判断施工试验结果。

七、主要接续专业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工程造价专业等

本科:土木工程专业

八、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由企业行业专家、对口高职院校专家、学校专业建设负责人、学科带头人及专业骨干教师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同参与建筑工程施工优质专业,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和教材、设计实施教学、组织考核评价、开展教学研究新机制,通过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制定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双导师教学,明确学徒的企业员工和职业学校学生双重身份,签好学生与企业、学校与企业两个合同,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的长效机制。系统构建并运行“一体双导三段四合”的新型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一体”,就是培养“德技双修、和谐发展”的人,要求企业和学校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更为重要的是要注重学生社会核心价值观、人文道德、素质教育的培养。

“双导”,就是坚持“以对口升学为导向”和“以就业为导向”。“双导向”符合教育公平原则,呼应“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满足人民众对公平中职学校教育的殷殷期盼。“双导向”更加切合当前经济建设变化实际,满足“为产业发展提供有能力、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双导向”有利于增加中职学校吸引力,优化中职学校生源,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双导向”切合国家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内涵,适应《新职业教育法》提出的着力提升职业教育认可度”,有利于顶层设计整体推动中职学校教学改革发展。“双导向”切合优秀中职学校发展实际,来源于优秀中职学校办学经验的积累与提炼。

“三段”,职业认识阶段(知岗)、职业培养阶段(随岗)、职业实践阶段(顶岗)。

“四合”,就是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企业、行业标准相结合;培养过程与岗位流程相结合;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结合(教育链、人才链属于教育侧、供给侧,产业链、创新链属于产业侧、需求侧,要求通过供给侧教育培养人才,更好地支撑需求侧的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 。

、课程结构

运用基于工作任务模式“四横三纵”课程体系。

“四横”指课程涉及“公共学习领域”、“专业学习领域”、“拓展学习领域”、“企业实践领域”四个领域

“三纵”指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岗位能力”、“发展能力”。

由职业教育专家、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行业企业专家构成的课程研发团队,以职业岗位调查为基础,确定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在此基础上,通过筛选与归纳,形成典型岗位,根据典型岗位梳理出典型工作过程,并进行工作任务分析,分解出技术与能力,进一步梳理出知识点、技能点、素质点,通过相关知识点、技能点、素质点集合,形成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程,将这些课程组合形成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及要求

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

公共基础课包括德育课,文化课,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类基础课。

专业技能课包括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技能)方向课,实习实训是专业技能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含校内外实训、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

(一)公共基础课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参考学时

1

语文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开设,培养学生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现代文和文言文阅读训练,提高学生阅读现代文和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加强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加强写作和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和日常口语交际水平等在本专业中的应用能力。

216

2

数学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开设,课程内容要与学生数学基础相适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建立数学知识基本平台,注重与生活实际和专业课程学习的联系,增加趣味性与可读性,降低数学知识的系统性要求,降低推理和证明的难度,强调低起点、可接受、重应用的原则,使学生愿意学,学得懂,学了会用,让数学基础不同的学生都能获得不同的提高,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强调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以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44

3

英语

依据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开设。英语是世界通用语言之一,是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使学生掌握一定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职业场景中的英语英语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引导学生了解、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正确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44

4

计算机应用基础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开设重点介绍了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系统的组成、Windows 10操作系统的使用、办公软件的应用、多媒体基础知识及应用、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应用基础。本书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地安排教学内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通过实例介绍了计算机常用软件的功能和操作方法,并在每章后安排习题和上机实验。

72

5

体育与健康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开设,学习体育与卫生保健的基础知识和运动技能,掌握科学锻炼和娱乐休闲的基本方法,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培养自主锻炼、自我保健。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的意识,全面提高身心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终身锻炼、继续学习与创业立业奠定基础。

144

6

公共艺术(音乐、美术)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大纲》开设,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对音乐作品进行分析、比较与评价,使他们在欣赏音乐的实践活动中熟悉、理解、欣赏音乐。进一步增强学生对音乐的爱好与爱好,把握必要的音乐知识与欣赏方法,开阔视野,启迪聪明,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大纲》开设,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对美术作品进行分析、比较与评价,使他们在欣赏美术的实践活动中熟悉、理解、欣赏美术。进一步增强学生对音乐的爱好与爱好,把握必要的音乐知识与欣赏方法,开阔视野,启迪聪明,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36

7

职业道德与法律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大纲》开设。通过展示职业形象注重职业礼仪职业与职业道德职业道德修养宪法与人权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社会公德社会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职业生活中的主要法律我国的程序法律制度,培养中职生养成良好职业道德,具备法律意识,做守法公民。

36

8

哲学与人生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哲学与人生教学大纲》开设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和方法及如何做人的教育。其任务是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的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发展中的基本问题,树立和追求崇高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6

9

职业生涯规划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大纲》开设。重点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理想,学会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为载体,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成才观以及终身学习的理念,形成追求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争取成功职业生涯的自信,增强提高职业素养职业能力的自觉性,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和就业、创业的准备。

36

10

经济政治与社会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经济社会与社会教学大纲》开设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相关基本观点教育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常识教育。其任务是使学生认同我国的经济、政治制度,了解所处的文化和社会环境,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积极投身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

36

11

甘肃历史

让学生了解甘肃省的发展历史,激发热爱家乡的思想情感,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36

12

甘肃地理

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甘肃,了解甘肃的地理、地貌、矿产资源、风土人情,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甘肃省的概况,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加知识储备量。

36

13

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养成劳动习惯的教育,是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

24

(二)专业技能课

1.专业核心课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参考学时

1

土木工程识图

注重培养学生掌握建筑制图和投影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按照《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和《建筑制图标准》等国家标准的要求,熟练运用建筑构造知识正确识读和绘制一般建筑施工图,具备学习后续专业技能课程的职业能力,增强适应职业岗位发展和迁移的能力,为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

162

2

建筑工程测量

对接测量放线工或工程测量员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并通过综合实训,能独立操作建筑测量仪器进行高程测定、高程引测、建筑物轴线定位、楼层标高和墙体标高的测设与控制、建筑(构筑)物的变形观测;会使用测量仪器进行地下管线及周边建筑的监测与保护;会使用全站仪进行测定、测设工作。

144

3

建筑材料

掌握常用建筑材料及其制品的质量标准、检验方法,能按照常用材料进场验收的程序、内容和方法执行进场验收,会判断进场材料的符合性;会现场保管常用建筑材料及其制品。

会核查计量器具的符合性;能依据计量标准和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会独立检测常用建筑材料及节能材料的技术性能;能独立执行规范规定见证取样复验项目的取样和送检,会评价材料质量。

162

4

建筑CAD

认知建筑CAD在建筑工程施工与管理中的应用;以绘制建筑工程施工图的各项工作任务为主线,通过学做一体的职业技能训练,并融合职业技能鉴定要求,使学生会熟练应用计算机辅助绘图软件绘制形体投影图,并能按照建筑制图标准绘制建筑总平面图、建筑平面图、建筑立面图、建筑剖面图和建筑详图,会输出与整理绘图文件;使学生养成严谨、细致的职业素养。

72

5

建筑工程预算

建筑工程清单计量:能结合现行规范,准确编制工程量清单项目编码、项目名称与项目特征;能根据设计文件和清单计量计算规则,准确计算建筑工程各分部分项工程工程量,熟练编制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单及措施项目工程量清单;能合作编制一般工程项目招标控制价与投标计量书。

建筑工程计价:能根据清单计价规范,准确分析并运用人工、材料、机械的消耗量,并准确编制人工、材料、机械预算价格;能根据预算定额,独立编制工程直接费,准确计算建筑工程施工费用;能根据工程量清单与计价规范准确编制各项目综合单价,并计算清单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和税金项目费;能合作编制一般工程项目全套计价文件。

会运用预算定额计价软件计算工程费用。

144

6

房屋建筑学

系统介绍了民用与工业建筑设计原理与构造方法的相关内容。全书共分15章,包括概论,建筑平面设计,建筑剖面设计,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常用建筑结构概述,建筑防火与安全疏散,民用建筑构造概述,基础与地下室,墙体,楼地层及阳台、雨篷,屋顶,楼梯及其他垂直交通设施,门窗,变形缝,工业建筑设计概论。为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附录中配有全套某商业和住宅建筑设计施工图。

72

7

主体结构工程施工

理解主体结构工程的常用材料与构造,掌握主体结构基本施工工艺、方法、质量与安全技术要求;掌握常用材料的质量标准和保管方祛;掌握屋(楼)面和墙体等相差防水工程的常用材料与构造,理解施工工艺、操作规程和质量与安全技术要求;会协助编制一般建筑主体工程的施工方案,会协助进行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交底,会协助进行管理现场施工操作与质量检查,会协助验收分部(分项)工程施工质量

144

8

建筑装饰工程施工

掌握常用装饰材料的品种、规格和性能,了解新材料的动态;理解常用建筑装饰构造,会识读建筑装饰施工图和通用图集;能理解建筑装饰工程施工方案,会协助进行建筑装饰工程施工技术交底,能协助管理现场施工操作与质量检查,能协助验收分项工程施工质量

90

9

建筑施工技术与机械

主要内容包括:土方工程、桩基础工程、砌筑工程、钢筋混凝土工程、防水工程、装饰装修工程、地基处理工程、预应力混凝土工程、结构安装工程、冬季与雨季施工、高层建筑施工、新型模板体系施工及相应的机械设备知识。

90

10

施工组织与管理

针对工程项目施工的复杂性来研究工程项目建设统筹安排系统管理客观规律的一门课程,它也是建筑企业运用系统的观点、理论和方法对工程项目进行决策、计划、组织、控制、协调等过程的全面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一门与工程实际结合紧密,在工程实践中应用极广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学习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

1)基本掌握当前建筑业改革中应用的现代化施工组织与管理方法;

2)在工程实践中,具有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进度计划的能力。

72

2.专业(技能)方向课

1)建筑施工与安全管理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参考学时

1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

对接安全员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并通过职业技能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能理解并执行建筑施工安全技术规范要求及相关技术措施;能参与编制分部、分项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能提出针对施工现场特点的预防性安全技术措施;能协助组织实施项目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能识别施工现场危险源,并会处置违章作业和安全隐患;能参与安全事故的救援处理,并能参与一般安全事故的调查。能独立完成施工现场各类安全记录,能协助编制、收集、汇总整理、移交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相关资料。

108

2

建筑法律法规

包括建筑工程许可法规、工程承发包相关法规、建筑工程招标与投标法规、建筑工程勘察设计法规、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法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法规、建筑工程监理制度、建筑工程其他相关法规等。

108

3

建筑施工工艺

“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四新和“信息化、智能化、工业化、国际化、绿色化”建筑五化应用其中,并与各类新施工规范相衔接,并体现项目化教学的设计理念。其可作为建筑类高职院校的工程造价、建设工程管理、建设工程监理、建筑工程技术等专业

108

2.专业(技能)方向课

2)施工质量管理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参考学时

1

建筑工程材料检测

对接质检员、材料员职业能力要求,掌握常用建筑材料及其制品的质量标准、检验方法,能按照常用材料进场验收的程序、内容和方法执行进场验收,会判断进场材料的符合性;会现场保管常用建筑材料及其制品;会核查计量器具的符合性;能依据计量标准和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独立检测常用建筑材料及节能材料的技术性能;能独立执行规范规定的见证取样复验项目的取样和送检,会评价材料的质量

 

108

2

建筑力学与结构基础

全书共分为建筑力学、建筑结构与地基基础两篇,内容主要包括:静力学基本知识、平面力系、结构的计算简图及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静定结构内力分析、杆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计算、图乘法、超静定结构内力计算、钢筋混凝土材料的主要力学性质、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钢筋混凝土受压构件、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基本知识、钢筋混凝土楼盖的构造、楼梯的构造、砌体结构、地基与基础、钢结构与木结构。

108

3.综合实训

1)施工图识读及抄绘综合实训

实训时间:一周

实训内容:安排土木工程识图建筑结构施工图识读课程中要求掌握的主要职业技能进行实训。

实训要求:应紧密结合建筑工程实际案例,突出“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特色,以工作任务为引领,强化训练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相结合的综合识读能力及用正确图线手工绘制建筑施工图。

2)建筑工程测量综合实训

实训时间:二周(30小时)

实训内容:安排建筑工程测量课程中要求掌握的主要职业技能进行实训。

实训要求:测量实训是加强学生对测量仪器操作使用的必要过程,通过建筑物的测设,可增强学生测绘和测设地面点位的概念。要求学生掌握水准仪,全站仪的性能和操作使用方法以及对测量数据的计算和处理的能力。

3)建筑CAD绘图综合实训

实训时间:一周

实训内容:安排建筑CAD课程中要求掌握的主要职业技能进行实训。

4)广联达土建算量综合实训

实训时间:一周

实训内容:根据所给的建筑施工图纸,准确的在软件中创建该工程,并以此绘制各个建筑构件。

5)广联达钢筋算量综合实训

实训时间:一周

实训内容:根据所给的建筑施工图纸,准确的在软件中创建该工程,并以此绘制工程的柱,梁,板的钢筋,并进行汇总查量。

6)工种工艺综合实训

实训时间:

钢筋的翻样与加工(一周)

砖墙砌筑(二周)

脚手架搭设(一周)

4.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是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岗位工作能力培养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认真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保证学生顶岗实习的岗位与其所学专业面向的岗位群基本一致。在确保学生实习总量的前提下,根据实际需要,通过校企合作,实行工学交替、多学期、分阶段安排学生实习。

、教学时间安排

(一)基本要求

1.教材版本除规定的版本和特殊情况外一律采用高教版国家规划教材。

2.每学年为52周,其中教学时间36周(含复习考试),累计假期16周,周学时一般为30学时,顶岗实习按每周30小时(1小时折合1学时)安排,3年总学时数为3500学时左右。课程开设顺序和周学时安排,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实行学分制的学校,一般16-18学时为1学分,3年制总学分不得少于170。军训、社会实践、入学教育、毕业教育等活动以l周为1学分,共5学分。

公共基础课学时约占总学时的1/3,允许根据行业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在规定的范围内适当调整,但必须保证学生修完公共基础课的必修内容和学时。

专业技能课学时约占总学时的2/3.在确保学生实习总量的前提下,可根据实际需要集中或分阶段安排实习时间,行业企业认知实习应安排在第一学年。

(二)教学安排建议

说明:本表不含军训、社会实践、入学教育、毕业教育及选修课教学安排,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置。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课程设置与课时安排方案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教材名称

教材版本

主编

学时

各学期学时分配



1

2

3

4

5

6


公共基础课(必修和限定选修)

语文

《语文》(基础模块)上册、下册

高等教育出版社

倪文锦

216

3

3

3

3

顶岗实习



数学

《数学》(基础模块)上册、下册(第四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李广全

144

2

2

2

2



英语

《英语》(基础模块)学生用书第一册、第二册

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

陈琳

144

2

2

2

2



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蒋乃平

36

2






经济政治与社会

《经济政治与社会》(第4版)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沈越、张可君

36


2





职业道德与法律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四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张伟

36



2




哲学与人生

《哲学与人生》(第四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王霁

36




2



甘肃历史

《甘肃历史》

甘肃人民出版社

甘肃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学科课程组(研究会)

36

2






甘肃地理

《甘肃地理》

甘肃人民出版社

甘肃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学科课程组(研究会)

36


2





公共艺术

《公共艺术》(音乐篇)第二版《公共艺术》《美术篇》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刘五华 胡晓琛 周捷

36

1

1





计算机应用基础

计算机应用基础(windows+office2010)第四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周南岳

72

2

2





体育与健康

《体育与健康》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姚文杰

144

2

2

2

2



劳动教育




24

每学期安排6课时




小计

996

16

16

11

11




占学分或课时比例(%)


53%

53%

37%

37%



专业技能课

专业核心课

建筑材料

《建筑材料》(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毕万里

162

5

4






建筑工程测量

建筑测量

高等教育出版社

魏静、李明庚

144

4

4





土木工程识图

土木工程识图

高等教育出版社

尚云东、杨桂林

162

5

4





建筑施工技术与机械

建筑施工技术与机械

高等教育出版社

杨澄宇、周和荣

90



5




建筑识图

建筑识图与构造

高等教育出版社

吴舒琛

72



4




房屋建筑学

房屋建筑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赵研

72




4



建筑施工组织
与管理

建筑施工组织
与管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

周国恩

72




4



建筑工程计算机辅助技术

建筑CAD

高等教育出版社

许宝良

72



4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

建筑工程预算

高等教育出版社

王海平

144



4

4



建筑装饰施工技术

建筑装饰施工技术

高等教育出版社

田正宏

90




5














小计

1080

14

12

17

17


0


占学分或课时比例(%)


47%

40%

57%

57%



专业方向课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钱正海

108






6


建筑质量与安全事故分析

建筑质量与安全事故分析

化学工业出版社

高向阳

108





6


建筑法律法规

建筑法律法规

清华大学出版社

王东明

108





6


土木工程力学基础

建筑力学与结构基础

高等教育出版社

王怀珍、吴国平

108





6


建筑施工工艺

建筑施工工艺

高等教育出版社

危道军

108





6


小计

540

0

0

0

0


30


占学分或课时比例(%)






100%


综合实训




108


2

2

2




总计

2724

30

30

30

30

30

30


课程门数

28








备注:1.心理健康、优秀传统文化、中华礼仪以讲座形式进行;
2.从第二学期起,每周安排2课时综合实训,其他科目总课时按28课时计;
3.古诗百首赏析通过语文课教学完成,作为早读主要内容巩固强化.

、教学实施

(一)教学要求

1.公共基础课

公共基础课的教学要符合教育部有关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按照培养学生基本科学文化素养、服务学生专业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功能来定位,重在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的创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专业技能课

专业技能课的教学要体现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以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工程施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课程知识、能力、素质目标设计教学项目和任务,按照相应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强调理论实践一体化,突出“做中学、做中教”的职教特色,建议采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任务教学、角色扮演、情境教学等方法,创新课堂教学。

(二)教学管理

适应《新职业教育法》要求,更新教学管理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管理方式;要依据本标准的要求制订本专业教学计划,配备师资、教材、教学资料和实训资源.制订校内实训课程管理规定,贯彻落实教育部、财政部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方法》。加强教学过程性质量监控和考核评价,依据专业核心课的标准评价教学水平。

、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应体现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过程的多元化,注意邀请企业专家参与考核工作,共同制订考核内容和考核标准,重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考核与评价。以评价目标(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方法组成的评价方案,分别构建“学生品德立体多元”评价体系、“学生学业立体多元”评价体系、“学生参与拓展活动立体多元”评价体系、“学生技能等级立体多元”评价体系、 “学生工学交替实践立体多元”评价体系、“学生顶岗实习立体多元”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采用学生自评与互评、教师评价和企业专家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教学评价包括对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关键能力三个方面的评价,权重可自行设计,各专项评价所采用的考核方式分别为专业知识的评价主要采取笔试的形式进行考核;专业技能的评价主要采取实际操作的形式进行考核,以课程在企业生产实际中比较典型和常见的工作任务作为考核内容(可以单人完成任务的方式考核或小组合作完成任务的方式进行考核);关键能力的评价主要以学生平时的综合表现进行考核,涉及情感、态度、意识、习惯、方法、合作和创新等,涵盖出勤及仪容仪表、学习态度、计划可行性、工作态度与习惯、发现问题的敏锐性、处理问题的及时性、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等方面的考核。

、实训实习环境

)校实训基地

本专业配备校内实训室和与酒泉职业技术学院共享的校外实训基地。实训实习室的环境要具有真实性,并能应用仿真技术,具备工作、教研、实训及展示等多项功能校内实训实习室建设本专业每届开设二个平行班所必须具备的条件确定必备标准。各地域可按照经济发展和职业教育发展需要逐步拓展实训实习项目的设施设备条件。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核心课程和综合实训的教学要求,校内建立了施工图识读与抄绘综合实训室、建筑工程计算机辅助技术应用综合实训室、建筑工程综合实训室、建筑施工综合实训室、建筑材料检测实训室。

主要设施设备及数量见下表。

序号

实训室名称

主要工具和设施设备

名称

数量(生均台套)

11

施工图识读与抄绘综合实训室

制图训练设施设备

50

国家标准、行业规范、标准图集、建筑施工图案例等教学资料

1

多媒体现场教学设施设备

1

22

建筑工程计算机辅助技术应用综合实训室

计算机辅助绘图设施设备

50

计算机辅助绘图广联达软件

50

计算机辅助绘图CAD软件

50

33

建筑工程测量综合实训室

光学水准仪

6

经纬仪

6

全站仪

6

对讲机

12

钢尺

1

皮尺

1

44

建筑施工综合实训室

钢筋加工操作实训工作台

3

钢筋加工与安装操作工器具

1

钢筋调直机

1

钢筋切断机

1

钢筋弯曲机

1

钢筋套丝机

1

砂浆搅拌机

1

灰桶

1

砖刀

1

双轮手推车

3

检测工具

1

55

建筑材料检测综合实训室

多媒体现场教学设施设备

1

万能材料试验机

1

电子数显万能材料试验机

1

水泥细度负压筛析仪

5

水泥净浆搅拌机

1

水泥胶砂搅拌机

1

雷氏沸煮箱

1

水泥胶砂振实台

2

电子天平

4

水泥标准稠度测定仪

1

水泥跳桌

2

砂浆稠度仪

1

恒温恒湿养护箱

2

水泥胶砂试模

10

水泥砂浆试模

10

分样筛振摆仪

2

砂筛

5

石筛

5

干燥箱

1

混凝土搅拌机

1

混凝土坍落度筒

4

水泥混凝土恒温恒湿养护箱

1

混凝土试模

10

电子秤


(二)校外实训基地

校外实训基地应满足专业教学要求,具备实训场地,设备配置应能满足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的现场教学和实训项目的开展,使学生有机会深入生产一线,了解企业实际,体验企业文化,深入专业实践

、专业师资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和《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的有关规定,进行教师队伍建设,合理配置教师资源。专业教师学历职称结构应合理,至少应配备具有相关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2人;建立“双师型”专业教师团队,其中“双师型”教师应不低于30%;应有业务水平较高的专业带头人。

1.专任教师

专任教师应具备教师资格证书,专业核心课的专任教师应具有土木工程专业或相关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专任实习指导教师应具有中级工及以上职业技能证书。

专任教师应定期到行业、企业与专业相关的岗位群参加工程实践,企业实践时间每两年不少于两个月。

2.兼职教师

兼职教师应具有土木工程相关职业岗位群工作五年以上的实践经历,且具有建筑工程施工、建设工程监理等工程建设咨询服务专项职业能力的工程技术专家、一线专业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

兼职教师应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能够胜任教学工作,能参与学校的实训实习室建设,能承担专业技能课实践教学或专业实训、顶岗实习的职业指导,能组织开展职业岗位技能考核或工种职业技能鉴定。

十六、人才培养方案特色说明

1.专业建设模式特色

本方案依据现场典型工作任务要求学生所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而制订。在方案制订过程中始终贯彻“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专业建设模式。通过对企业的岗位调研及毕业生的信息反馈,由企业专家、教育教学专家、课程开发专家与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组建专业建设团队和课程建设团队,把本专业所涉及的职业活动分解成若干相对独立的工作项目,并对工作项目进行任务分析,组合完成任务应掌握的职业能力模块,构建工学结合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该方案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特色,做到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并重,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项目驱动式教学培养能实现零距离上岗的学生,为学生服务,为行业服务,为社会服务。

2.课程体系特色

本专业以项目教学为导向,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形成职业特色鲜明、行业特色突出的专业课程体系,同时注重学生的思想教育等。

(1)在思政目标落实上自始至终强调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劳动观教育,同时加强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锻炼,提高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突出工匠精神的培养

(2)在专业知识教育上,强调实用性、专业性,突出中职特点,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力争使学生通过三年的学习做到基础够用、专长突出、技能娴熟。

(3)在课程设置上,突出核心专业课教学,注重时代性、实用性、开放性、科学性,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在注重两课教学的同时,充分考虑到社会的需求及知识的实用性,使学生专业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4)实践教育是使学生获得必需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实践工作能力的关键所在,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从以下多个方面进行实践教育:入学教育、社会实践、顶岗实习、各类专业实习与实训、毕业实习、各类考证的培训等。

(5)对于核心课程,在计划编制中大多安排了实训现场教学,这不仅使学生理论联系了实践,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应用,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